新闻资讯

学校要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学校要闻 > 正文

荣登广东新闻联播!——《广交天下》四场演出圆满结束


4月15日,我校师生参演的原创音乐剧《广交天下》,在第133届广交会开幕当晚亮相友谊剧院,连演四晚,服务观众约4800人。4月18日,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

该剧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,珠江电影集团出品,珠影乐团、珠影广州歌剧院、我校音乐舞蹈学院共同演出。这部讲好广交会故事的舞台力作如何“诞生”?一同走进我校师生与《广交天下》的故事,再次经历那些欢笑、泪水,走近广外艺人对演艺工作的坚持与热爱。

幕后:在重重困难中走出一条“新路”

63位登台唱跳的学生,183套服装,一个人最多要换六套。如何在短时间内有序“抢装”,顺利切换不同的角色?学生的后台管理能力,让珠影乐团团长宋雪莱吃了一惊。“本来宋团长希望我们安排专门做服装、道具管理的学生,但看到参演同学的表现之后,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。”学校音乐舞蹈学院院长,《广交天下》监制人陈路芳说道。

图:学生妆造后台

音乐剧首演圆满成功,也收获很多赞扬,但排练过程中,师生是在重重困难中前行的。因为大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舞台,如何快速配合灯光完成推景、歌舞表演等不同角色的演绎,极大地考验他们的体能、反应速度和记忆力。

图:学生在配合灯光推景

让导演助理许雅红老师印象最深的一次排练是3月31日,那天从学校转到广东艺术剧院排练。实景剧场,道具的重量是以往训练的两倍,学生要配合灯光,顺利把道具推到位,还需要配合舞台音乐,唱跳部分保持状态,跟上节奏……完全陌生的场地和道具的变化,让当天排练的时间变长。“那天还下着大雨,结束回到学校已经接近晚上十二点了,但没有一个学生抱怨,他们给深夜的剧院留了一张‘写真’,朋友圈记录的都是开心与充实,学生们真的在‘发光’!”许雅红回忆道。

图:排练结束后,深夜的剧院外景

为保障参演师生全身心投入排练,音乐舞蹈学院组建了党员教师服务队,八位老师分组接送学生到剧院,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,并负责学生排练指导。“小组每天、每周都会进行评比,让参演师生和演职人员打分,进行过程性评价。”党员教师刘新红说道。激励性的对策和到位的服务也让排练在困难中走出一条“新路”,一条用汗水与乐观浇灌的成长进步之路。

图:剧照

成长:一次2.0倍速的考验

据了解,《广交天下》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,珠江电影集团出品,国内一流名家和我校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共同出演。共有80位师生参演,其中两位教师担任B组主演,63位学生参加歌舞表演,15位学生参与幕后合唱。

集中排练外的时间,由老师和两位合唱团队长组织训练。“我们会提前热身,唱歌,复习巩固前一天学的新动作、新调度……一直保持在舞台的状态,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!”合唱团队长、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杨淼说道。

图:学生与珠影乐团合乐

学生们第一次接触舞台,都想把课堂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的剧场表演中。课堂中老师教导通过动作表达音乐律动的技能,大家很快跟上了导演的要求和进度,但需要穿小蜜蜂服装的罗学政却犯了难。“衣服笨重,动作细节就无法完整展现”,他和搭档王旭权试图结合舞台情况开展新的创作。当服装显得手比较短,他们不追求手部动作的完成度,选择放大奔跑和跳跃等更有表现力的动作,碰撞出动作的“朦胧感”,也让两只“小蜜蜂”显得憨态可掬。“这就是课堂上老师讲的‘动作的魅力’吧!”表演艺术专业学生罗学政感慨。

图:扮演小蜜蜂的两位学生

歌舞表演专业学生黄英杰曾到北京鸟巢参加大型情景史诗《伟大征程》的演出,纵使有经验,在这一个多月高强度的排练中,带伤上台也让他有点“吃不消”。“没事,一上台就不痛了。”这是他和同学的默契,在他们看来,舞台能治愈一切。

“看剧目的时候会觉得歌舞部分很欢快,舞蹈动作看似简单,但真正练起来才知道,动作多且没有太多规律可循,没练到形成肌肉记忆,都容易出错。”学校歌舞表演专业带头人乔斌说道,但让他吃惊的是,学生们给剧组来了“一出好戏”。在一次完整的排演过程中,乐团在曲31突然把节奏快进到2.0倍,“我当时的心一下子悬到嗓子眼上,生怕孩子们跟不上”。但结果却超乎乔斌的意料,所有学生的动作、节奏和状态都随着音乐“快进”,敬业的表现也得到了总导演闫兵的赞许。

图:剧照

“特别是广外艺这群年轻的学生,从一开始走不好舞步到如今越来越有惊喜感,也带给舞台青春洋溢的感觉。”《广交天下》首演前,珠影集团党委书记王垂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评价道。学校党委书记卢羡文,副校长刘洁、党委副书记黄泽瑜先后到排练场问候和关心师生排练、演出情况,多次给予指导和鼓励。受伤、委屈和汗水,都在一次次的进步与肯定中定格成美好的回忆。

图:校领导到现场观看演出留影

教学:知识“流动”起来了!

《广交天下》为何选择与职业院校合作?陈路芳提到两点,一是校企合作结缘,二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实效,技能过硬是关键。

图:陈路芳指导布置排练任务

我校通过访企拓岗与珠影集团结缘,双方在产教融合、精品剧目创排、数字音乐制作、毕业生实习就业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深度合作,助推表演艺术专业群建设。此外,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取得实效,从课程的交叉到专业的融合,“一专一品一平台”的建设思路让学生兼具过硬的声台形表技能,在综合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具备优势。音乐舞蹈学院原创舞蹈诗《黄埔长歌》入选教育部原创文化精品项目,并斩获多项大奖,学生曾在北京鸟巢参演大型情景史诗《伟大征程》,这些都是师生“硬实力”的体现。

图:剧照

据了解,此次参演学生大部分是广东人,或长时间接受广府文化浸润,对器乐、演唱、舞种都有自己的理解,“鸡公榄”怎么卖、炒粉的动作是怎样的,舞台上这些老广的‘回忆杀’,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。“把广东生活的经验带上舞台,把粤文化的演绎从舞台带回课堂,让知识‘流动’起来,这种“工学结合一体化”的模式,更适合职业教育,更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。”乔斌说道。

图:教师在指导学生练唱

演员谢幕,台上风云散去,青年学生们成长的“大戏”才刚拉开帷幕。下一幕,更精彩!

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林建希:参演《广交天下》是我莫大的荣幸,能跟那么多专业的导演老师和团队合作,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,我很珍惜。担任合唱团男团队长一职还让我学习了专业以外的东西,如何准确传达老师的要求,如何管理团队等等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们这个团队已经愈发默契,首演的成功,是最好的回答!

歌舞表演专业学生巫炅:作为22级的新生,真的很难想象到我竟然也能参与到这部剧里来,我第一次听到“广交天下”这个名字还是在我声乐老师乔老师口中得知,在他的话语中我知道了这部剧的重要性,也知道了这部剧在时间上很紧迫,这也是很多同学承受不住压力而退出的原因。当时我萌生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:真的有这么难吗?我也好想去试试。可这想法刚出来就被我一掌拍散了,因为这根本不可能,怎么可能会要一个22级的新生呢,太离谱了。可就是这么离谱的事它竟然真实地发生了,我以中途替补演员的身份被剧组选上了!为了弥补与师兄师姐的技能差距,排练空隙我时常会拿着乐谱在旁边练歌背谱,也会自己一个人在结束排练后留在艺体中心复习当天教的舞蹈动作。我特别感谢我的班主任雨朦老师,因为她和老师们的鼓励、指导和认可,我做到了!

音乐表演专业学生陈乔:排练让我能把课堂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真实的职业场景中,我们有各个专业的学生,声乐、舞蹈、器乐等专业,音乐剧却需要又唱又跳,不过大家都没有因此气馁,我们互帮互助最终呈现出了一个又会唱又会跳的百人团队。

歌舞表演专业学生罗晓婷:由于时间仓促且任务繁重,在排练期间,我们时刻绷紧神经,密切关注每一次排练的内容和要求,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,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,首演在友谊剧院的舞台上闪亮登场,我们演绎了一场有自己特色的《广交天下》。

据悉,《广交天下》是广东省文艺精品(文艺人才)专项扶持资金资助项目,自开展以来,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、新华网、信息时报、香港商报、新快报、南方日报、羊城晚报、南方都市报、广州日报、深圳晚报等10多家媒体关注,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约60篇。在GD TODAY(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)、学习强国、粤学习(由广东省委网信办指导、南方网运营)全英文报道4篇,并登上广东新闻联播。

(学校组宣部统稿,岭南文艺、音乐舞蹈学院演职人员等/图)